有珈琲店、有戲院、更有美食 —— 1920 年代全臺最潮的生活就在「臺北」
如果說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 50 年當中哪個時期最「時尚」,1920 年代的臺北絕對是首要之選。
蘭陽必敗的伴手禮:金柑、金棗糕與它們的產地
老宜蘭人俗稱的「宜蘭四寶」通常指得是蜜餞、鴨賞、膽肝還有羊羹。
日本首當其衝的殖民課題:臺灣特有的熱帶疾病該如何克服?
到底在臺灣所經歷的熱帶經驗,會帶給日本帝國什麼樣的衝擊呢?
除了「天災」,你還可以這樣理解臺灣地震史
臺灣與日本同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面對不時發生的地震可說是兩地的共同命運。
新臺客前傳─海外「僑胞」站出來!
如果講到「外籍配偶」、「外籍勞工」,大家映入腦海的會是什麼呢?
當老師掉到水裡,歷史系的人可能會這麼做
作為一個歷史學系的學生,遇到老師掉到水裡的情境題,究竟會怎麼處理呢?
那些年,齊聲向慣老闆 SAY NO 的臺灣勞動者們
距今約 90 年前的日本統治時期,當時的整個臺灣島,幾乎都籠罩在勞工抗爭的風潮
傳統的民俗活動應該改善嗎?從「統一拜拜」給我們的啟發
許多人認為民間信仰應該隨著時代進步,逐一淘汰,但對擁護者而言,卻又好像多了分無奈
想認識臺灣嗎?先從認識自己的家族開始吧!
如果想要追尋自己的家族故事,應該怎麼做呢?
「國內有省,省中有國」的中興新村是如何誕生的?
「本府疏遷中部,乃係中樞既定國策,必須絕對遵行,貫澈實施,不容有絲毫誤差。」
一段發生於臺灣內地的佛教奇緣
以「唐三藏」一名而家喻戶曉的玄奘大師,其遺骨竟然落腳於台灣南投的日月潭?
隱身於喧囂中的臺灣記憶──烽火下的軍夫軍屬
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人而言,「南洋軍夫」是個無法忘懷的生命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