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後冷戰的世界,誰才是新絲路的秩序主導者?──《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》
該怎麼理解後冷戰世界、今日國際態勢的發展?這本書提供了一些觀點。
與羅馬帝國纏鬥百年,古代地中海最強大的航海民族──《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》
為什麼臺灣要了解迦太基的歷史?迦太基的海洋信格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啟發?
從最早的遊牧強權與帝國,認識歐亞草原的歷史──《草原王權的誕生》
在全球化議題下的出版版圖中,串連古代世界的歐亞草原是極為重要的拼圖。
在這個國家,內政經常是由外交所決定──北岡伸一《日本政治史》
透過本書,讀者得以俯瞰這一百三十餘年來,日本政治史的變化進程。
伊斯蘭的未來何去何從?──《伊斯蘭新史》
本書詳細梳理伊斯蘭宗教的歷史脈絡,更均衡呈現了不同立場與觀點。
1920年,臺灣第一次登上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的報導──《福爾摩沙.美麗之島》
愛麗絲撰寫的這篇報導,是臺灣專題首次登上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的文章。
日本傳統美學中的「哀」是什麼?──《物哀:櫻花落下後》
本書作者大西克禮,企圖從美學的觀點來說明「哀」這難解的感慨之情。
從滿洲國的經驗,設想臺灣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──《大日本・滿洲帝國的遺產》
本書回顧滿洲對日韓的影響,當中,也提供我們認識臺灣歷史的新角度。
從浮世繪到恐怖片,那些日本文化中的幽靈傳說──《幽靈:日本的鬼》
「有幽靈的故事總是能成為好故事。」
走過荒涼之地,尋找留在時間後面的故事──《惡托邦記:未忘之地的歷史》
作者透過將被遺忘的一小撮人帶進歷史裡,填補了一些歷史的空白。